導覽頁面

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

青春祭壇-鄭智化

鄭智化的青春祭壇,我本來想說等到youtube有正常版本的時候再來分享,但是因為感慨,於是我梭哈了。這首歌聽第一次,我腦中出現的第一個畫面,就是我從國小到高中最可怕的朝會。我餓著肚子在大太陽下罰站,因為廣播系統很爛,所以根本聽不懂台上在講什麼。我很怕班導師發現我沒站好,排隊排歪了,用棍子打我。全班都只希望台上的人快點閉嘴,讓我們回教室坐下來喝水。那種朝會基本上毫無意義,一堆根本沒受過演說訓練的校長、主任、老師,逼幾百個小學生聽他們講狗屁不通的話,鞏固他們的權威,順便消耗年輕人的精力,訓練你更服從。

    
我敢說鄭智化本人寫這首歌,一定是經由無數個中小學時代的朝會所啟發的!幾百個年輕人站在大太陽下,聽著台上的人講偽善的話,他們覆誦你們該有的夢想,是拼升學率,當個守規矩的好學生,不要挑戰老師。等到朝會完,我再開始我在學校的一天,看今天是誰被霸凌。學校朝會,就是年輕人的祭壇,奇怪,台上的人不是狂講仁義道德嗎?但是看到有學生被小流氓霸凌,我的老師們又變成瞎子了,看著弱小的學生被欺負還見死不救。所以說台上的人是假道學的騙子,我們就是這一「季」的祭品,年輕人犧牲自己的人生,成就老師們安穩的退休,下一季還有呢!呵呵!  朝會1  【圖片轉載自:中原國小人權法治教育網頁反賄選教育篇】 【聲明:本圖功能純粹為朝會隊型示意圖,絕無影射任何特定對象之意圖,如有侵權請告知】 青春祭壇 詞曲:鄭智化 掉了一副假牙  只好用嘴唇抿住謊話 失去一顆童心  只好用面具隱藏虛假 夢想神話和象牙塔 耶穌阿拉和釋迦 肉體靈魂和歡笑淚水 都在青春祭壇上燃燒 我們是這一季的祭品 青春祭壇 一雙迷惑於道德解放傳統現在和物質精神之間的眼眸 我們是這一季的祭品 青春祭壇 一場徘徊於道德解放傳統現在和物質精神之間的遊戲 我們是這一季的祭品  青春祭壇 誰能拯救我們的青春 阿彌陀佛 阿薩拉姆艾賴以昆 哈里路亞 仔細看看它的歌詞,每一句都讓我想起國中國小的朝會,台上講到嘴角起泡,台下哀鴻遍野。這歌詞最有特色的地方,是用了大量的 阿彌陀佛 阿薩拉姆艾賴以昆 哈里路亞的咒語,營造出群體被少數人洗腦的感覺。另外也會讓你覺得,阿彌陀佛哦,這些人講爽了沒,台下幾百個小孩還在受苦呢,這些人究竟有沒有良心啊!  

【GOOGLE提供的廣告】
再說這首歌的曲,前奏借用了「團結團結就是力量」這首歌的一小段來破題,告訴你這絕對是一個集體的笑話,每天在全台灣幾百所國中小學上演著。編曲用了很多半音階,讓整首歌聽起來很邪氣。通常那些塑造權威的人,用仁義道德來教訓你,但骨子裡,只是為了幹齷齪下流的事情方便,所以他才要用權威來訓練你不要反抗,不要懷疑,要相信他們做的「永遠」是對的。試問誰做的事情「永遠」是對的?連探究真理的科學家,都要天天被人挑戰另外,整首歌的節奏很快,表現出我們這些祭品想逃亡的渴望。那正是我從小學開始,每天上學時心裡的感覺。最後,用我的降噪耳機聽這首歌時,我發現咒語的合音,居然是小孩子的聲音唱的,鄭智化的用心,真是昭然若揭啊! 這首歌一體成型,完美描述我那噁爛的國中小朝會時光。好音樂不寂寞,這首歌被一位馬來西亞人改編成「吶喊的心聲」,表達馬來西亞政府排華政策。種族固打(Quota)是指政府把升學的名額優先留給馬來人,造成大馬的華人沒辦法在當地讀大學,普遍去英美、台灣、澳洲讀書。而馬來西亞不容許雙重國籍,一旦取得外國國籍之後就要放棄馬來西亞籍,等於徹底把有專業的華人趕出馬來西亞。整首聽完好心酸,一塊土地是不是個「國家」還是有差,華人在馬來西亞當二等公民,但最後還是會吶喊「美國不是我的家啊!」而我們的國家元首(含其家人及身邊走狗)雖然在台灣吃香喝辣享盡資源,但美國才是他們永遠的家。   請繼續閱讀: 雁渡寒潭-黃舒駿  我知道我在做什麼-劉錚 (搖滾太保)  畢飛宇小說-玉米 (有雷,慎入!)  和三分鐘熱度一起爆發小宇宙,在FACEBOOK按「讚」就對了!   
  常見問題:Facebook不再出現《三分鐘熱度》的訊息,該怎麼辦?  按下面這個「讚」,可以把本文分享給Facebook上的朋友。

2 則留言:

  1. 超超超超......讚!!!2013年4月11日 下午1:15

    小學朝會同學相繼暈倒的那一幕,我還記得,還有憋尿到想逃學,真是很爛的回憶。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台下的人永遠覺得台上的人太多話,
    而台上的人永遠覺得怕會講不夠。
    (謎:感謝分享。
    版主回覆:(04/29/2013 11:20:16 PM)
    這就可以想想,通常台下的人都是不自願坐在那裡的。從小到大的演講場合,從一天八堂課,朝會,到工作時的開會,我們多半不是自願去的。但如果是我買一張演唱會的票,我會希望他唱越久越好啊!

    回覆刪除

本部落格不需要登錄任何帳號,即可留言,歡迎多加利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