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 WFU

2020年7月17日 星期五

「界線」到底是什麼東西?


介紹過「界線」這本書之後,應該大家還是會對「界線」是什麼,感到很模糊吧!其實你一定感覺過它的存在,只是你無法說出來那是什麼。

「界線」一詞,也常出現在近年的育兒書裡,要幫小孩設「界線」,大概就是:不能什麼事都跟小孩妥協,你可以有個彈性空間,但是不能超過某個點這樣的意思。

這樣說,好像也OK. 因為,我發現如果你小時候沒被人設過界線(Boundary),長大之後,你就會沒有極限 (Limit)。我們常看到有些成年人的行為很誇張,大概就這是這種感覺。

一個沒有界線的人,會是怎樣呢?

我就是在幾乎「沒有界線」的家庭中被養大的,但並不是說我行為有嚴重的偏差,反之我的外表一直都很正常,而且我是個很認真的小孩。因為我從小在所謂的家庭教育裡,只記得有人教過我二件事,第一是考上好學校;第二是嫁給有錢人,我爸大部份的時間都在工作,我媽則是每天都會煮晚餐給我們吃。在我家,小孩成長時最基本的兩件事,學習與溫飽,我爸媽都是有顧到的。

只不過,我到了大學、出社會之後,開始跟他人能自由的互動,才發現原來我無法跟別人相處。我看每個人都很不順眼,同學打電動、教授鬼混、同事愛加班、主管不管理等。我看人一定只會看到缺點,除了一直自以為是之外,你找不到方法來讓自己好過一點。

但我心中卻也有著強烈恐懼,怕被別人討厭,怕被別人批評或嘲笑。久之,就不知道怎麼跟別人說話了,有時好像一個被世界拋棄的人,一不小心就說得太多;有時又無意義的酸別人,或是指責別人,只為了得到一點優越感來慰藉自己。基本上,你搞不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,你很怕表現出自己真正的想法,不知道它們是否正確,你怕依照心中的感覺做事,就會讓他人討厭你。

對關係較密切的人,如男朋友,就會成為你釋放壓抑的出口,通常是強烈的期待與依賴,往往會以討拍的形式出現,也總是會感覺失望,滿足不了期待,依賴不了他,也會用威脅、言語來傷害別人。現在再回頭看,更不覺得那是愛,當時也不懂怎麼愛。參加活動,我也會隨意答應別人,什麼都好啊!結果到了時間又不出現。一切都是自然發生的,我也從不知道自己原來是這種人。

當時的我,似乎有一種迫切想知道「我如果這麼做會怎麼樣」的欲望。我想,那就是在測試「界線」的存在吧!這一切直到我三十歲之後,歷經了多次慘痛教訓,這種欲望才平息下來。我開始對這世界的運作,還有自己位置的產生輪廓。包括怎麼跟人應對,我開始能判斷對這個人該說什麼,不該說什麼,我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,我腦中有個劇本了。但是從二十~三十歲的這十年,我已經做了不少蠢事,也傷害很多人,我是慢慢學會了界線,但卻是用最慘烈的方法學到的。

在我還不懂界線之前,我與世界的互動,基本上就是來自無意識的模仿,我看別人怎麼做,我就會跟著做,而且通常第一個想到的樣板,其實是我的父母。所以人家說父母的行為對小孩會有影響,應該是真的吧!






但了解、建立界線之後,你就不再受任何人的影響與控制了,想要影響或控制他人的執著,也會減少。你可以把界線想成那首歌:每個人心裡一畝田,用它來種什麼?田地一定要有邊界,在你自己的這塊田地裡,你是自由的,沒人能干涉你,也沒人能佔有這塊田地,你要去深耕每一分土地,去挖掘裡面有什麼,不論季節與風雨,你只需要專注在如何面對外界的挑戰,整理它們,照顧它們,讓它們長出果實與花朵。

如果你從小,就沒人教過你界線,你也就不知道,原來你有一塊田地,你可以好好耕作它,它們開出的花朵和果實,會讓你的生命更富足。如果沒有這條界線,你就不知道那塊田地在哪裡,你也不懂得珍惜它、真正為它付出,踏遍它的每一個角落,看看它長得怎樣,再用它來長出果實。

同樣的,對於你的小孩、老公、家人,每個人都有這塊田地,你不能替他們耕那塊田,也不能替他種出什麼來,即使你為他們種出了果實,端到他們面前,妳處心積慮弄孩子進哈佛,但他卻感受不到自己的成就;妳每天替老公打點一切,最後他卻成了生活白痴,這都富足不了他們的生命。

你對他們的愛,就是讓他們知道那塊田地的存在,讓他們自己去耕作,收成自己的果實。




更多相關文章: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本部落格不需要登錄任何帳號,即可留言,歡迎多加利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