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久沒跟阮翠聊天,打電話,突然她接了。這是她唸碩士的第三年,忙著寫論文,幾個月前我還幫她做了問卷跟訪談,我還是她論文中的研究個案呢!我問她這幾個月來過得怎樣?
她告訴我:
阮翠:「我覺得自己得了憂鬱症,我在床上躺著,想著要如何結束我的生命…」
我:「蛤?」
阮翠讀的是心理學碩士,想要成為心理治療師。但我已經不只一次聽到她說想要自殺的事情。
我:「妳為什麼會想自殺呢?」
阮翠:「我覺得自己沒有價值,我完成不了任何事情,我的論文,我的家庭,我的人生都很失敗」
阮翠的話讓我想到Self-Compassion這本書裡說的:
(如果你不是政治人物要選舉的話…)
這次她告訴我,從小她很少體會過母親的愛,家裡有四個孩子。她是老大,還不到兩歲,她妹妹就出生了,她自己就被送去給阿姨帶,後來爸媽忙著討生活,大概也沒能關注她太多。
阮翠真的像極了我。我想,她的心中,應該也有一個內化的媽媽,總是會在她挫折、失敗、難過、精疲力盡的時候,跳出來批評她或是指責她。不管她幾歲,永遠一直跟著她,直到她失去奮鬥的勇氣。但我們永遠想要用外表的成功,去贏得這個假媽媽的認同、讚美,使她高興或驕傲,但當我們失敗時,她便會表露出猙獰的面目,無情地責怪妳,讓妳覺得自己毫無價值,一整個格外可怕。
但我已經決定,不再勸她,或是提供她任何關於論文、婚姻、或是生活的建議,我只想用陪伴的方式,對她分享我走過這段渾沌痛苦的經驗,希望她能找到自己的路。包括,我跟她閒聊我最近正在讀的Self Compassion這本書,我練習了一段時間,每天只是閱讀幾頁,在我的日記本中,增加一塊Self-Compassion的對話,我發現,這對我多少有些許的幫助,還有我研究怎麼打羽毛球、每天練習,都讓我忘記煩惱,變快樂了。
阮翠一如往常,聽完之後,語帶無奈地回答我:
掛下電話之後,我忍不住,還是想推論她心中的想法。
為何感覺到內心的痛苦,甚至會說出想要自殺,但是卻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想法或是習慣?或許,對有些人而言,改變自己的想法,真的比死還要痛苦。
阮翠是不是認定了,這世界上,一定必須要有某樣東西出現,才能夠瞬間拯救、或是立馬改變她的人生,從失敗到變成功?而那樣東西,就是一份像樣的工作?除此之外,一切都是沒有用,也沒有意義。
我想起二十年前,我在BBS上面認識的一個男生,比我大2歲,他說他考大學,考了二次都沒考上,最後他去讀了食品技術系,但是他因此也養成了閱讀的習慣。我會過了二十年後還記得他,是因為他過去曾讓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。
如果你想要成長,想要學習,想要過得更好,想要享受自己的生命,這世界上,並沒有任何人或問題,能阻止你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本部落格不需要登錄任何帳號,即可留言,歡迎多加利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