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.Kindle無中文書可買,雖然買了它,就有很多免費的英文書可以看,但是你不會想看
我們家有台Kindle, 擺在那裡多年,裡面我跟老公兩人也買了不少書存著,但就是不想去碰它,整個家裡我最嫌惡的電子產品就是它,因為我一次都用不下去。我發現這個東西跟我們的閱讀習慣本質上是相反的。
如果你不是外文系的,那麼我相信英文書,也就是所謂的「原文書」,你閱讀起來會很吃力。
我個人未結婚生子前,是塵世中一個的迷途小書僮,把工作所得的微薄報酬,都拿去買書,不外就是勵志書、上進書與各國語言學習書,我曾買過韓文、英文、法文、德文與日文學習書回家讀,我以前還曾持有要一次買滿五千元才能擁有的敦煌卡。

因為,當年我深信等我把買來的書全看完之後,學會了這麼多語言之後,我就可以成功嫁入各國豪門,或是進入跨國企業上班。但我相信看書這件事,在一般人的生活中都是屬於先後順序(Priority)很低的活動,因為我這輩子離開了學校之後,就很少遇到能聊閱讀的人了,當你有了手機或小孩之後,你就更別想看書了。
買了Kindle之後,的確你將會有許多「免費」原文書可看,但面對現實吧你!當你沒時間的時候,你不會看書;當你有時間的時候,你也不會想看書;就算明天就是世界末日,你還是不會瞄這些書一眼。所以,你永遠不會看書,特別當它是外文的時候。
書這種東西,並不是說它是英文的,就表示一定會寫得比較好。免費的書通常不會多好,而且最慘的是你一定要花時間讀完之後,才會知道它是爛書。建議你如果要花時間閱讀,就花錢買好一點的書來看,至少要買PhD寫的。
2.用Kindle不能作筆記
在台灣會需要外文書的人,很大一部份是需要工具書,所以,閱讀時,你會一直反覆來回研究同一個部份。如果不能直接在上面作筆記,你每次閱讀所得到的理解,就無法累積。如果把你的筆記抄在其他的筆記本上,然後再對照電子版一起看嗎?

很抱歉,閱讀是腦、眼、手一起完成的過程。眼睛看到文字之後,直接交給大腦處理資訊,然後再用手把處理過的資訊寫下來,才不怕忘記,於是大腦又可以再去處理下一段的資訊。用Kindle讀工具書時,你不能直接寫在書上面,只能寫在筆記本上,我還要回頭去翻筆記對著看,這樣就有了Lag了,效率也打了折。
當我使用Kindle閱讀工具書的時候,我通常都必須要邊看著Kindle,自己再一邊動手寫筆記。最後我所看的書,其實是我自己寫的那本筆記。
3.用Kindle,你無法迅速瀏覽一本書
How to Read a Book這本書告訴過我們,當你第一眼看到一本書的時候,想知道它是不是你想要的書,你必須要預覽它,好讓你可以很快知道這本書在講什麼。
預覽的方法,就是很快的將書翻一次,隨興的瀏覽各章節、看圖表、看照片,然後隨意讀個幾段。但是使用Kindle閱讀器時,你無法很快地翻書,迅速找到圖表、照片。你只能看著目錄想像書的內容,其實看目錄要想像整本書的內容是不容易的,而且也不如隨意翻書般有趣。除非你是很高段的讀者,否則透過Kindle一次一張的小頁面,你連這本書是不是你想要讀的,都無從得知。

4.Kindle的頁面很小,視野會有壓迫感,大腦思考也無意識的受限制
一般而言大家都買6吋的 Kindle,頁面只有普通書本的一半,和每個人以前習慣的書本大小不同,看起來就是怪怪的。

但再更大一點的筆記本,我就不習慣了;在文具店裡看到迷你筆記本覺得很可愛, 想說買了就可以放包包裡想記就記,但很奇怪,最後我還是一次都不想用,但是某種大小的筆記本 (而且連空格的大小也要固定),拿到手之後,就是覺得很舒適,自然會有欲望想要去寫。
5.所以Kindle只適合看逐頁讀的東西,比方說小說
因為用Kindle買工具書不能作筆記,也不能很快地翻頁找到你要的章節,對於買書是為了研究某件事的人來說,它非常不好用。於是Kindle只能用來看逐頁閱讀,不需要跳頁看的東西,其實就是小說,但Kindle沒有中文書庫,英文小說對正常的台灣人來說又非常無趣。
因為小說蘊藏著文化,讀者能理解文字是一回事,你需要靠著體會,或是引起內心深處的共鳴,才會感覺到小說的樂趣。若非在英美文化下成長的人,就算你每個字都看得懂,但文字間所暗示你的事情你都體會不到,閱讀的樂趣打了折扣。同樣的時間,我拿去讀DRE的部落格,還有趣的多。
你說讀英文小說可以練習英文,但承認吧!你已經不是靠讀書維生的學生或考生,當你離開學校後,如果不是為了賺錢,面對著沒有樂趣的東西,其實你什麼都學不起來。

6.Kindle會摔爛,書不會
你可以把書隨便丟進包包裡,不用保護套。你也許在床上看一本書,看完了就直接扔地上,不會壞,不小心掉到地上,書也不會壞。Kindle可是一摔就爛,爛了就要花錢修。
7.一台Kindle的價格,可以讓你買幾本書?
現在最新的Kindle Voyage 定價是美金179元,折合台幣是5790,現在一本中文書平均約300元,那5790就可以讓你買19本書。假設有人平均一年看完一本,所以買一台Kindle的錢(還不含下載電子書的錢),可以讓他讀19年的書!
8.一本Kindle可以貯存1500本書,當你找不到一片Kindle的時候,那就是找不到1500本書
書就是擺在書櫃裡,你今天想拿哪一本出來看,有時候會找不到,但是你不會每一本都找不到。但如果你把所有的書都放在一台Kindle裡,也就是你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,只要你找不到那片Kindle,你就一本書也找不到。
9.你的書櫃會消失
民宅中,書櫃裡面的書,又名「立體壁紙」。長期以來,就是一個家庭的主人,對來客顯示他自己內涵與品味的地方。你去一個人家,看他的書櫃,大概會知道他有什麼樣的興趣,如果裡面擺滿了像尼采巴哈、毛姆佛洛依德之類的書,你馬上可以知道這傢伙九成是個假掰的呆子。如果你去一個人家,發現他家沒有書櫃,那可能是他用Kindle了。

10.書店會消失
其實Kindle還沒出現之前,實體書店就已經消失的差不多了。現在書店只是書的展示間,大家去書店裡翻一下書,吹個冷氣,看個氣質正妹,然後用手機上「博客來」比個價,發現便宜20元,馬上下單,兩手空空走出書店。
當每個人都為了這二三十塊惡整實體書店,有一天書店真正滅絕了之後,我們再也沒有書店可逛了,當你眼睛沒有看到真正的「書」,週圍也沒有那正妹文青咖啡味的氛圍,叫你上個「博客來」逛書店,你真的知道自己想在那個搜尋框裡輸入什麼字嗎?
而且以後你到台北東區,就沒有一個安全的地方可以遮風擋雨,我是指進到一家店裡想待多久就待多久,不用花一百多塊買杯飲料,也沒有店員會問你要買什麼。
11.上網很慢
雖然可以上網,但是很慢。但其實對閱讀的人而言,這是好事。因為你就不會有上網的欲望。只是說很多電子書裡也都有超連結,建議你還是不要點,才不會分心,也不用為了開一個網頁,而等到天黑。
12.圖書館裡就有很多免費的書,不需要買Kindle也有很多書可以看
你說Kindle可以省很多紙,拯救樹木。但事實上,最不環保的用紙,是公司裡那些文件、報表、同意書、表格,印完了就馬上丟掉的廢物。當紙印成了書之後,就等於有了免死金牌,很少人會丟書或燒書,就算不需要了,他們會想辦法賣掉、捐掉,當紙上有了知識加持,就可以在地表碳循環中待得更久。
13.必須要換頁,換頁黑屏很不舒服
它那個換頁的黑屏,已經經過了幾代,都還是不長進的不改變,我也還是不習慣,而且很不爽。
14.找不到它的時候,就是找不到
你把所有的書都裝在Kindle之後,有時看完書、隨手一放,下次要用的時候就找不到了。它不像手機可以請人打電話給你,也不像iPad可以用網路尋找它。一旦找不到一台Kindle,就是找不到你所有的書。
15.Kindle的輸出筆記功能(Export Note)不能分段進行
Kindle可以讓你用e-mail 輸出自己的筆記和重點畫線,但是你通常必須要等到整本看完之後再行輸出,因為它無法分段進行,或是挑選出自己想要輸出的部份。有些章節比較多內容,你想要先回顧其中重點,再繼續往後看,就又不方便了。
16.Kindle 廣告無所不在
如果你有一天突然發現不對勁,為什麼自已經花錢買了閱讀器,也付費買了內容(書),但是眼睛裡還是一直出現廣告呢?
其實Kindle的內建廣告,是在你買閱讀器的時候,就已經被註定好的了,而且是你自己選的,只是你不知道而已。那個關鍵字叫 With Special Offer。你還以為自己撿到了便宜,但其實亞馬遜早就幫你在閱讀器裡面建好了廣告,你自己是關不掉的。如果你想關,就要登入亞馬遜網站,找到自己的裝置,然後付錢給他,「贖回」你之前得到的折扣,還有你的眼睛。據說是付20元美金,不過你大概已經看了好幾年的廣告,還沒有意識到廣告的存在,早看夠本了。
此外,另有一個更快移除廣告的方式,從Reddit 上看到的,就是打電話去給Amazon。
17.Kindle PaperWhite 沒有實體按鈕,每次呼叫它的功能時,都會使你分心
當你在Kindle上閱讀時,你會發現除了「翻下一頁」可以不經思考之外,不管你要畫線、標記、看自己做的筆記劃線、翻到某一頁、某個章節、加書籤等等。這每個動作,你都要一直呼叫螢幕,還有不同的手勢,你也總是要分心去想,現在你到底要怎麼按。而且Kindle三個常用功能鈕,都擺在同一個角落。你每次要按時,勢必要思考現在到底要按哪一個?當你正在閱讀時,你按錯的機會非常高。

Kindle 三個按鈕都在同一個角落,很容易按錯
事實上,當人在閱讀的時候,你每次去想:「現在我到底要按哪一個按鈕?怎麼按?」都會使你分心。想知道為什麼?請閱讀「戒手機」這本書。反之,書本沒有這種問題,因為我們永遠只能在上面翻頁而已,幾乎沒有任何會使你分心的東西。或許,這就是使用Kindle閱讀的人,對於書中內容印象較不深刻的原因。
18.耐用程度很一般
拿著Kindle 雖然滿時尚的,但它並不是走精品路線,品質也很國民。我的Kindle買了2年之後,它的充電口就有一些問題,充電線一定要喬到一個特別的角度,才能充得進去,而且充電時也完全不能碰到它,否則充電就停止了。另外,電池約有3-4年的壽命,建議你如果沒有要逛它的書店,只是閱讀你已下載的電子書,那可以開成飛航模式,這樣會比較省電。
結論:
Kindle是一個高科技的電子書閱讀器,但是只適合用來閱讀線性的書籍(例如小說),需要跳轉的(例如工具書)非常不適合。此外,它摔了會爛,它很貴,它上網又很慢,而且它換頁時的黑屏還是很不長進的一直存在,要看書不用買Kindle也不用花錢,去逛逛圖書館就好了,以上給你購買前參考。另外,考慮購買的人,也請參考以下二篇:
【2020/05/03 更新】 Amazon Kindle 是有中文繁體書庫的,但使用起來還是不如專為繁體書設計的電子書來的方便。而且書籍並不是很多,我在商店鍵入中文字「小說」之後,出現的都是像色情小說之類的書。
部落格公告:我們有 Podcast 囉,請點這裡。
這本書可以幫助你 定價:

逛「三分鐘熱度」部落格,從這裡開始:
★【戒斷手機上癮】★
01.【關於我】
02.【歌詞翻譯總覽】
03.【不要OO的理由】
04.【產品使用心得】
05.【育兒】
06.【書籍介紹】
07.【職場】
08.【部落格經營】
09.【閒聊】
10.【如何 How to...】
11.【旅行】
12.【料理】
13.【培養習慣】
14.【啤酒筆記】
有興趣的話可以追蹤我們的...
沒一個理由說服我。一台KINDLE可以省下多少張紙?
kindle只是一個工具,前提應該是他有你想要的功能,才去考慮要不要買。
文章裡感覺有很多理由都是你自己設下來的框框,就是因為本身kindle的功能不適合你,所以你覺得不要買kindle,這個是合理的,但把這些事情作為叫別人不要買kindle的理由就有點超過了。例如書櫃消失,書店消失,找不到kindle?kindle不見了不能讀,書不見了不也是不能讀?最少你還有帳號能夠登入,當然你也能說帳號不見了也不能讀,你是對的,但這跟kindle其實沒關係。
文章的取向都是反面的,倒不如寫一篇買kindle的理由,如果找不到充份的理由就別買還會正面,簡單一點
可以看得出來,您對於家中擁有一台kindle(及其後續效應)感到非常憤怒。貴、上網慢、容易摔壞、黑屏,總之您羅列了14點原則。
您曾耗費無數心力,最後讀完一本英文書並想以此告誡他人不要使用只能閱讀外文書的kindle,我可以理解。
此外,您對於筆記本的大小也有相當要求,並將此堅持延伸至針對kindle頁面大小的批判,對於是否能夠說服他人,我則不置可否。
「立體壁紙」,是整篇文章最為妙趣橫生的部分。尼采巴哈、毛姆佛洛伊德的讀者是假掰的呆子,您如何稱呼閱讀勵志書、上進書的人呢?他們會是XX的呆子、假掰的XX,抑或是其他的什麼?我對此非常好奇。
一年看一本書的人,並在簡介的興趣部分打上閱讀,是另外我不能理解的部分。
最後,「如果不是為了賺錢,面對著沒有樂趣的東西,其實你什麼都學不起來。」
誰?
其實kindle也可以拿來看網上小說(中文!!)只是看你會不會把要看的小說弄進kindle裡 。會有kindle 也是因為它不傷害眼睛 不想用手機看久了 眼睛疲勞 。 現在也有像平板的kindle 只是要幾萬多 可以做筆記 簡報 看你要不要花這個錢 。還有它本身是電子產品 最好還是買個殼 網上也幾百塊 。
現在kindle有推出兩萬多本繁體中文書….不用練英文了也可以看https://momrunsbiz.com/amazonkindle/
如果我跟我女朋友平均一年行房一次,那挑剔一點也是很自然,只是世上很少這種人。
這說明你本來就不怎麼看書啊…一年一本跟沒有一樣
不是不好用只是你不適合…
我只是二流大學畢業,也不是外文系,沒買kindle之前,一年會看3–5本電子書,買了之後一年可以看到近20本。現在出門可以不帶手機但一定要帶著它,非常方便。
筆記的部分也絕對比紙本好用,只是你沒有去了解功能,難道紙本書能搜關鍵字嗎?
若是一年只看一本那當然不划算,常看書的人真的可以省下好多銀子…..
補充一下,kindle有一個功能叫wordwise ,會把比較難的單字用簡單的英文表達出來,或者下載英漢字典,以前看紙本的原文書若有不懂的字要另外查,但用了kindle只要點一下那個字就可以翻譯。還有一個功能叫X-ray,看角色很多的小說非常好用。
至於中文書我就不多說了,我朋友自從買了kindle看到瘋,一年看幾百本….
了不起!厲害!
恭喜喔!買到好東西!
妳的理由都蠻瞎的
文章太過偏激
不讀書是自己的問題,不要怪Kindle。
英文看不懂是自己的問題,不要怪原文書。
很多有用的資源都是原文的,學會閱讀原文書才能獲得更多第一手資訊。
感覺此篇只是在抒發自己不喜歡讀書的情緒
如果妳真的一年只看一本書,那Kindle的確不適合妳。可是它對那種手不釋卷的人可是一個幫助不少的發明。我自己是沒有Kindle就活不下去的。
介意閣下去看看一個叫做好讀的網站,裡面有非常多免費中文電子書的資源。如果真的有心要用Kindle看書,網上可以免費下載的地方真是多如牛毛啊。
通篇廢文而且邏輯部分前後矛盾 還敢說是碩士畢業
通篇看下来只觉得你观点过于偏激了
都已經一台看了6年,看到電池實在撐不住換第2台,哪有那麼糟糕啊?只是你一年只看一本書不划算而已。對於大半時間出國出差的人來說這根本神器好嗎?
嗯!自己覺得好就好啊!
我四年前看到這篇文章,後來決定鬆手買了。到現在愛不釋手
但了解反著市場寫很辛苦,還會被誤會成左膠/憤青/批判大師,反手做空真的辛苦,但相對幫助到不少人省了一筆錢,用在更好的地方,辛苦了。
您真幸運!我聽/看到好幾個常看書的人,買了Kindle之後都說不習慣,也不用。我自己也是因為要刻意戒手機,才想到要拿它出來用,一用之下也覺得還不錯,看Kindle至少比看手機好。但過去一年多看完好幾本書是事實,而且艱澀的書也不怕。
即將在Black Friday入手一台Kindle Paperwhite。其實你買了電子書,電子書的所有權是跟著你的Amazon帳號的,並不會因為弄丟一台Kindle(機率也不高,你會常常弄丟手機或筆電嗎?)就失去所有的書。另外,在Amazon上買了電子書,也可以用一般筆電或是手機閱覽。Kindle這類的電子書閱讀器的賣點就是輕便好攜帶,環保,搜尋及查字典方便,對於能接受新科技,有長期閱讀習慣的人來說,還是很好的選擇。有朋友還在用10年前購買的Kindle,假設每本書300元,一台Kindle Paperwhite以3600元計,只要看12本就回本了。
小心black Friday買的搞不好都會有廣告喔!只是省了幾十元但是卻看了一大堆廣告。購買的數位內容真的不會消失,只是說你從來都不會想要登入電腦去看電子書。有時人要看書就是一個興頭,突然間找不到你的Kindle就是一本書都找不到,很掃興的。
可唔可以唔好膠?唔用kindle,pc可以用手機app,廣告影響你老母,廣告基本只出現待機畫面,你冇錢+唔想看廣告ok,同客服講你唔係x國人可以免廣告,$0.5都唔洗比
到底列出的都是什麼爛理由阿…不過老實說,我的確靠 kindle 讀完了第一本原文小說,然後讀了第二本第三本,英文從多益的 462 分到現在在外商工作。你買了不用是你自己的問題,不要把自己的問題套用到廣大的人群身上。
了不起,厲害!
我沒有買kindle,是買了他牌的電子紙,在找怎麼跨區用kindle時看到這篇
5.所以Kindle只適合看逐頁讀的東西,比方說小說
是的,我買電子紙就是拿來看小說的
7.一台Kindle的價格,可以讓你買幾本書?
好的,正如同你所說的19本書,我個人是很愛看小說的,以前還是學生時真的很閒,一星期可以看六本(學校圖書館的借閱上限),閒一點看一些速食的言小的話甚至可以看到十本。但開始工作後就沒有這樣一個長時間可以看書的時間了,讀書量降到三個月大概兩本。買了電子紙後,因為通勤時不會暈車,又恢復了以往的閱讀習慣,平均一個月可以讀到十本,剛好自己有作閱讀筆記,買了23個月的電子紙後讀了358本小說,你說的19本兩個月就補回來了。
Kindle看小說OK的,不過如果是看要反覆回去查閱的書,如研究什麼主題、寫論文、即使只是讀Dummie系列的工具書,個人感覺很不方便,也幾乎不可能用Kindle來讀。這種書讀起來很慢,一年通常讀不了幾本。平平是看書,但Study 與 Read 不盡相同。
Kindle有手機app
啲書唔會唔見😑
佢:冇手機,唔仲意用手機睇
你博佢一個理由,佢再作多3個理由出黎
廢話特多,你擺明唔仲意睇書,揾甘多理由,我未見過仲意睇書甘多理由抵制電子書
蠻認同的,我去三創把玩時就覺得電子書實在是違反個人閱讀習慣,尤其換頁時畫面變黑這點,讓人打退堂鼓。能想到的好處是減少空間,再來是可以買原文工具書(因為台灣買不到 -.-)。
非常喜歡Kindle,覺得其實不喜歡讀書的人才會寫出這麽多我覺得不是理由的理由,
前面那些理由根本就只是不習慣電子書的形式而已啊~